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人民日报:减税精准落袋 9900万人工薪所得无需缴个税 这次个税改革的一大亮点

人民日报:减税精准落袋 9900万人工薪所得无需缴个税 这次个税改革的一大亮点

2025-05-12 08:04:12 [百科] 来源:智享云坊

  子女教育、人民日报继续教育、减税精准缴大病医疗、落袋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人无需赡养老人……今年1月1日起,工薪我国个税改革迈出重要步伐,所得税在去年10月1日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月基础上,人民日报首次实施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减税精准缴纳税人收到更精准的落袋减税“红包”。如今,人无需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施行已有数月,工薪纳税人获得感如何?除了减负,所得税个税改革还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2018年8月31日,人民日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减税精准缴决定,关系到亿万纳税人的落袋个人所得税法完成第七次大修。这次个税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首次实施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这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紧贴百姓生活的主要支出,更精准地减轻个人所得税负担,为促进消费升级提供新动力。

  减税更给力

  前四月人均减税1026元

  “从每个月238元到现在的5.8元,看到工资单上的个税金额,我都吃了一惊。”武汉小蓝鲸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餐饮连锁企业,在武汉有3家连锁店,员工200多人。小蓝鲸总厨范宇欢高兴地说,这次个税改革,实惠进了个人腰包,红利看得见摸得着。

  数据显示,去年10月起征点调整和今年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实施后,小蓝鲸近89%的员工无需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发生在小蓝鲸员工身上的转变,代表着我国个税改革后纳税人的普遍感受。

  为了让纳税人尽早享受减税红利,本次个税改革采取“一次立法,两步实施”的办法:第一步,从2018年10月1日开始,个人取得的工资,就可以适用5000元/月的基本减除费用(即“起征点”)和新的税率表;第二步,从今年1月1日起,新个人所得税法全面实施,纳税人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支出均可按规定税前扣除。同时,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实施,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所得将加总作为综合所得,按年度来进行税额的计算。

  “个税改革首次设立专项附加扣除,在提高基本减除费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税制的公平性。”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专项附加扣除的引入,适当考虑了个体差异,更有利于精准减税,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4月,我国个税改革新增减税2143亿元,累计人均减税1026元。其中,第一步个税改革,即提高起征点和调整税率翘尾减税1945亿元;第二步个税改革,即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税198亿元,累计有5049万纳税人享受该项政策。两步税改因素叠加,累计有9900万人的工薪所得无需再缴个税。

  减负更精准

  36至50岁人群成最大获益群体

  “这次个税改革,将提高起征点和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相结合,是一种高效的政策选择。”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表示,相比于以前单纯提高起征点的个税改革,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更充分地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性,更符合个税基本原理,在具有减税普遍性的同时,也更体现差异化、公平性、合理性。

  山东潍坊世纪泰华集团财务负责人王伟华介绍道:“中青年是享受个税政策红利的主要人群。”今年34岁的王茜是世纪泰华的招商经理,个税新政策出台后,由于父母年过60岁可享受赡养老人附加扣除2000元,2名子女可享受子女教育附加扣除2000元,再加上首套房贷,每月扣除1000元,算下来多了5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从今年1月份开始,王茜无需再缴纳个人所得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负担不小,有了专项附加扣除,一年就能减税4620元。受益于这份福利,我给父母一人换了一部新手机。”王茜说。

  “我们对六项附加扣除政策落实情况分析发现,教育、住房、养老三项是最主要的民生支出项目,家庭负担越重的人可享受的扣除越多、受益越大,工薪阶层是这一政策的主要受益者。”潍坊市税务局局长王衍明介绍,今年一季度,潍坊市入库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36%,从减税数据看,31—50岁年龄段减税效果比较明显,占全市总减税额的67%。

  “从一季度减税情况看,专项附加扣除减税政策的指向性、规律性开始显现。”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介绍,从一季度不同年龄区间的减税效果看,36至50岁的人群是获益最大的群体,占比达五成,绝大多数集中在赡养老人、住房和孩子教育。

  蔡自力表示,总体来看,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优化了税率结构,设置了专项附加扣除,减税红利既覆盖了更广泛的人群,又较好地体现了个性化和差异化,其积极效应还将进一步显现。

  消费增动力

  减税增收可有效促进消费升级,激发市场活力

  在当前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个税改革带来的收入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居民消费意愿的增加。

  “个税改革后,发到手的钱多了,我要在网上学习课程,给自己充充电。”竞技世界(杭州)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唐经理表示,他有不少同事选择了参加继续教育或者用于家庭消费升级。公司行政部员工薛女士刚刚带着儿子报名了一个“亲子游”活动,“每月减下的税攒一攒,可以再提升一下我们家的生活品质。”薛女士表示,自己打算带着孩子多出去走走看看,开拓一下眼界。

  “个税改革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释放消费潜力。”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服务业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陈丽芬表示。

  陈丽芬介绍,中国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介于0.71到0.75。这意味着城镇居民收入每增加1元,至少有0.71元用于消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不仅是许多家庭未来的支出重点,而且也越来越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方向。

  在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杨文娟正和同事们专心致志地工作。“得知参加继续教育还能享受个税扣除后,我和同事们纷纷报考了在职研究生、在职本科,不仅能提升个人能力,还能享受税收优惠。”杨文娟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是天津大学机械电子专业的一名在职研究生了。

  公司负责人刘祥伍表示,目前公司有17名员工被不同学校录取进行在职学习,按每人每月享受400元的继续教育专项扣除来算,员工毕业后,仅这一项就可以人均享受减税数百元。“公司里的青年们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为公司的创新发展积聚力量。”刘祥伍说。

  “税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个税改革的深入推进,将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崭新活力。”李旭红说,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涉及面广、受惠者众,直接减轻家庭在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或租房、赡养老人等方面的负担,可以改善百姓的消费预期,引导居民消费升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本次个税改革使得免征个人所得税的城镇就业人员比例增加了26.32个百分点,个税改革的减税力度显著,预计本次个税改革最终可以扩大消费支出7176亿元。

标签:减税|个税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

(责任编辑:综合)

    推荐文章
    • 外交部否认中美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谈判

      外交部否认中美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谈判4月24日下午,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记者:近来美方不断有消息称中美之间正在谈判,甚至将会达成协议。请问,您能否证实双方有没有开始谈判?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这些都是假消息。据我了解,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 ...[详细]
    • 黑龙江哈尔滨严查四类传销行为

      黑龙江哈尔滨严查四类传销行为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为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2022年规范直销打击传销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查处四类违法行为。哈尔滨市市场监管 ...[详细]
    • 重组漆酶降解黄曲霉毒素B1分子对接分析及产物结构解析(三)

      重组漆酶降解黄曲霉毒素B1分子对接分析及产物结构解析(三)3、各因素对AFB1降解率的影响由图5A可以看出,漆酶与AFB1孵育时,当孵育时间在12~24h内,降解率逐渐升高,时间大于24h,降解率趋于稳定为90.33%;由图5B可以看出,在25~30℃范围内 ...[详细]
    • 安徽:整治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市场  139家企业被约谈

      安徽:整治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市场  139家企业被约谈中国消费者报合肥讯 陶维记者司宇萌)5月31日,记者从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3月以来,该局持续加大对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市场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 ...[详细]
    • 寻仙手游小桑村探索任务位置详解与全流程攻略完整指南

      寻仙手游小桑村探索任务位置详解与全流程攻略完整指南作为寻仙手游新手指引的重要场景,小桑村承载着世界观铺垫与核心玩法教学的双重使命。其探索任务以碎片化叙事与沉浸式互动为核心,将修仙文化与田园风光巧妙融合。将全面拆解小桑村探索任务的触发机制、关键节点与完 ...[详细]
    • 浙江温岭开展“安全用妆 携手‘童’行”宣传周活动

      浙江温岭开展“安全用妆 携手‘童’行”宣传周活动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为了普及和宣贯儿童化妆品知识及法律,提升社会对儿童化妆品安全使用的认知水平,压牢压实各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保障儿童化妆品质量安全,浙江省温岭市市场监管局采用“三个覆盖” ...[详细]
    • 用鸭肉冒充牛羊肉  广西梧州7家“炸串”店被立案调查

      用鸭肉冒充牛羊肉  广西梧州7家“炸串”店被立案调查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廖钊娴 记者顾艳伟)你吃的羊肉小串、牛肉小串可能是用鸭肉做的。广西梧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开展油炸肉制品掺杂掺假专项稽查行动中发现,有7家餐饮店用鸭肉冒充羊牛肉做成“炸串”销售给消费者。 ...[详细]
    • ​销售混有异物食品 涉事公司被罚10万元

      ​销售混有异物食品 涉事公司被罚10万元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近日,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对某小区居民反映的,在其收到的保供物资中,酱香肘产品真空包装袋内混有苍蝇。目前已对经销商昆山润华商业有限公司上海闵行分公司立案调查,拟对当事人作 ...[详细]
    • 今日辟谣(2025年4月24日)

      今日辟谣(2025年4月24日)2025年4月24日辟谣:编造“重金悬赏寻妻”虚假信息博取眼球,被依法查处详情:近日,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寻人视频,声称“重金悬赏!妻子失踪,5000元等你来拿”,发布地点显示在云南大理古城地区。经属 ...[详细]
    •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警示:儿童家居服要美丽更要安全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警示:儿童家居服要美丽更要安全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为呵护儿童及婴幼儿身心健康,保障儿童“穿得安全”,按照“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风险监控要求,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根据国内外召回通报和网络舆论,针对儿 ...[详细]
    热点阅读